刘祝润:从 “刘主任” 到国脚,国足经历重塑自我

Posted On:2025-08-16来源:必一·运动(B-Sports)官方网站

2025 年 6 月,当大连英博边锋刘祝润身披国足战袍踏入集训基地时,这位 23 岁的安徽小伙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。从海港青训走出的他,如今不仅是中超升班马的进攻核心,更成为球队历史上首位现役国脚。而在球迷口中,那个亲切的 “刘主任” 昵称,早已超越了调侃,成为他在球场上坚韧与担当的代名词。

一、从 “泡泡” 到 “刘主任”:昵称背后的足球人生

“‘祝’是祝福我健健康康,‘润’是提醒我不忘家乡润河镇。” 在《足球报》专访中,刘祝润这样解读自己名字的含义。这位出生于安徽阜阳、成长于上海的前锋,青少年时期便展现出过人天赋,2017 年入选 U16 国家队,2020 年在亚冠赛场完成海港一线队首秀。然而,早期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 ——2020 年因违纪被暂停训练,2022 年东亚杯出场机会寥寥,甚至一度被贴上 “豪门弃将” 的标签。

真正让他蜕变的,是 2025 年租借加盟大连英博的决定。在这片足球底蕴深厚的土地上,刘祝润迎来爆发:18 轮联赛 3 球 3 助攻,参与全队 40% 的运动战进球,场均跑动从海港时期的不足 9000 米飙升至 12000 米。对阵长春亚泰的比赛中,他左路连过三人爆射破门,随后助攻队友锁定胜局,成为队史第三位单场传射建功的球员。球迷们用 “刘主任” 的昵称表达认可 —— 这个称呼既源于他在球场上的 “指挥官” 气质,更承载着大连足球城对新一代本土球员的期待。

二、国足经历:从 “感受氛围” 到 “重塑信心”

2025 年 6 月 7 日,国足官方宣布补招刘祝润参与世预赛集训。尽管未能在 18 强赛中登场,但这段经历对他而言意义非凡:“国家队的氛围让我意识到,职业球员需要时刻保持专注。” 他在采访中坦言,与陶强龙、谢文能等队友的交流,以及教练组的战术指导,让他在心理层面完成了从 “潜力新星” 到 “国脚” 的认知升级。

这种提升迅速体现在俱乐部表现中。回归大连后,刘祝润在对阵山东泰山的比赛中打入关键进球,帮助球队逼平强敌;面对武汉三镇,他的边路突破制造杀机,间接助攻队友破门。“入选国家队让我更自信,现在踢比赛时感觉有股力量推着自己往前跑。” 他说。这种蜕变,正是大连足球 “养人” 特质的生动写照 —— 梭鱼湾球场五万球迷的呐喊,不仅是压力,更是激发潜能的催化剂。

三、技术蜕变:从 “闷头带” 到 “战术核心”

在海港时期,刘祝润曾因 “只会闷头带” 遭球迷诟病。但在大连英博主教练李国旭的战术体系中,他找到了新的定位:“李导让我少持球、多穿插,左路传中占比从海港时期的不足 10% 提升到 32.1%。” 这种调整释放了他的速度优势,本赛季他的场均关键传球从 0.7 次跃升至 2.1 次,成为球队反击的核心发起者。

更重要的是心理层面的成长。“以前失误后会反复自责,现在学会了快速调整心态。” 他透露,每次赛后都会与教练组复盘,针对性改进背身拿球、对抗等短板。这种自我迭代,让他在对阵青岛海牛的比赛中,面对身高 193cm 的外援中卫,仍能通过假动作晃出射门空间,完成教科书般的边锋内切破门。

必一运动b-sports平台

四、未来展望:从 “跳舒适圈” 到 “家乡期待”

回顾租借大连的决定,刘祝润将其视为 “跳出舒适圈” 的关键选择。“在海港竞争激烈,外租让我获得更多出场时间,也证明了自己能在不同体系中立足。” 他说。如今,大连球迷已开始呼吁俱乐部永久签下他,而海港高层也密切关注着这位青训出品的成长。

刘祝润:从 “刘主任” 到国脚,国足经历重塑自我

对于未来,刘祝润有着清晰的规划:“希望帮助大连英博站稳中超,同时争取在国家队占据一席之地。” 他特别提到家乡安徽的足球发展:“如果未来有男孩,我还会让他踢球。希望安徽能早日拥有顶级联赛球队。”

从 “泡泡” 到 “刘主任”,从青训新星到现役国脚,刘祝润的成长轨迹折射出中国足球新生代的蜕变之路。在大连这座足球城里,他找到了归属感与战斗力;在国家队的熔炉中,他完成了心理与技术的双重进化。而 “刘主任” 这个昵称,终将成为中国足球从低谷走向复兴的时代注脚 —— 它不仅属于一位球员,更属于所有为梦想拼搏的中国足球人。

版权声明:本站文章如无特别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文章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必一·运动(B-Sports)官方网站

发表评论

内容

姓名 *

邮箱 *

网址

Post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