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 月的新加坡游泳世锦赛赛场,来自湖北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的两位小将朱勇鑫、郑九源掀起了一场 "小城风暴"—— 两人在短短两日内为中国跳水 "梦之队" 斩获三金,其中郑九源更以 "双冠王" 的成就书写传奇。8 月 1 日,咸安区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丁玲带队前往两位冠军家中,分别送上 5 万元慰问金及 "桂乡骄子" 的荣誉牌匾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"体育强区" 的战略决心。
一、逆转夺冠:0.06 分铸就的奇迹
在 7 月 27 日的混双 10 米台决赛中,首次登上世锦赛舞台的朱勇鑫与搭档谢佩铃遭遇惊魂一幕:首轮因搭档失误排名垫底。但这位 21 岁的咸宁小伙展现出惊人心理素质,后四跳凭借 407C(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)等超高难度动作实现绝地反击,最终以 323.04 分、领先亚军朝鲜组合 0.06 分的微弱优势夺冠,这几乎是世界大赛跳水比赛中分差最小的一次胜利。
"第四跳入水时,我能感觉到整个场馆都屏住了呼吸。" 朱勇鑫回忆道,"当裁判打出 88.32 分的超高分时,我知道我们有机会了。" 这场胜利不仅为中国队锁定金牌,更让世界记住了这位来自中国小镇的跳水新星。
必一运动b-sports官方网站与此同时,郑九源在男子 1 米板和双人 3 米板项目中连夺两金。尤其是在 1 米板决赛中,他以 443.7 分的绝对优势力压墨西哥名将奥尔韦拉・伊瓦拉,终结了自己从 2023 年福冈铜牌到 2024 年多哈第 11 名的低谷循环,完成了从 "追梦者" 到 "王者" 的蜕变。
两位冠军的成功并非偶然。郑九源 5 岁时因平衡能力出众被送往武汉训练,14 年如一日的坚持让他从国家级运动健将成长为世锦赛 "双冠王"。朱勇鑫则 3 岁接触跳水,2015 年入选省队,2024 年凭借全国季军跻身国家队,此次世锦赛前已在国际大奖赛中斩获 3 金 2 银。
"训练馆的地板见证了他们的汗水。" 省跳水队教练透露,"郑九源在 2024 年多哈世锦赛失利后,曾连续三个月加练陆上动作;朱勇鑫为攻克 407C,每天在蹦床上练习上百次。" 这种执着精神,正是他们突破自我的关键。
值得关注的是,两人均出自汀泗桥镇同一批基层培养体系。咸安区近年来通过 "体教融合" 战略,在中小学建立跳水、羽毛球等特色项目,仅 2023 年就输送 9 名运动员进入省队,其中 3 人入选国家队。"这次两位冠军的诞生,是咸宁体育 ' 金字塔 ' 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验证。" 区文旅局负责人表示。
咸安区此次奖励并非首次。早在 2023 年郑九源首夺世锦赛冠军时,该区就曾送去 "桂乡骄子" 牌匾及 5 万元慰问金,形成 "夺冠 - 表彰 - 激励" 的良性循环。根据《咸宁市重大体育比赛及输送运动员奖励办法》,世锦赛冠军可获得 5 万元奖金,输送单位和教练还可额外获得 5 万元奖励,这种 "双重激励" 机制极大激发了基层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。
"奖金是肯定,更是责任。" 郑九源在展示两枚金牌时表示,"接下来要全力备战全运会,争取在家乡父老面前再创佳绩。" 朱勇鑫则透露,将与搭档加强默契训练,目标直指 2026 年亚运会混双项目。
这种精神传承已在当地引发连锁反应。汀泗桥镇中心小学近期开设跳水兴趣班,报名人数超百人;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推出 "冠军训练营",由两位运动员亲自指导,首批 30 名学员已开始系统训练。"看到他们站在世界领奖台,孩子们更相信 ' 体育改变命运 ' 的可能。" 汀泗桥镇党委书记感慨道。
咸安区对体育事业的重视远超竞技层面。2023 年该区举办第十二届中学生运动会,涵盖篮球、排球、田径三大项目;老年门球队连续两年蝉联全国冠军,成为全民健身的标杆。政府每年投入超千万元完善体育设施,仅汀泗桥镇就新建 3 个标准化运动场馆,实现 "15 分钟健身圈" 全覆盖。
"体育不仅是奖牌,更是城市精神的名片。" 丁玲在慰问时强调,"我们要通过冠军故事,让更多人感受到拼搏、坚持、团结的体育精神,这才是重奖的深层意义。"
从新加坡泳池到汀泗桥街巷,这场跨越山海的荣耀传递,不仅是两位运动员的个人胜利,更是咸安区体育事业厚积薄发的缩影。当 "桂乡骄子" 的牌匾在阳光下闪耀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两枚金牌的光芒,更是一座小城对体育梦想的执着追求与无限可能。
姓名 *
邮箱 *
网址
2025-08-16
2025-08-16
2025-08-16
2025-08-16
2025-08-16
2025-08-16
2025-08-16
内容